舊傷復健/五十肩媽媽手

現代人的生活習慣,從大學畢業後幾乎沒有什麼在運動。
交通便利,久坐久站的工作型態,
身體就會開始累積不舒服的感覺。
起初,貼藥布、按摩放鬆,嚴重一點,復健科報到,一如既往針對疼痛的部位,電療熱敷加徒手按摩。
當身體開始會麻、刺、痛
通常已經是關節周遭的肌群黏在一起,使得關節的活動空間下降,壓迫到神經,最常見的就是椎間盤突出、五十肩、關節退化等等的問題。
這時候就是開刀、更換關節、或是注射性的治療。
很多人會覺得這些問題都是要老人才會出現,但其實已經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有上述這些問題。
如果想遠離這些問題,很簡單就是需要運動,運動除了維持健康,更是延緩關節退化的唯一方法。
而運動種類繁多,唯獨重量訓練的效果最好,透過給予身體額外的刺激,這種刺激可以是負重訓練,平衡訓練,單一動作反覆訓練,但前提是動作的正確性。
這裡提及一下,肩膀常遇到的問題,像是五十肩、媽媽手,是過度使用,並且是姿勢不良所造成,使得該部位周遭的肌群發炎沾黏,而關節活動空間變小,活動時夾擠肌腱,讓發炎反應持續。
普遍對於這一類的處理方式,就是休息吃藥,等疼痛反應下降再繼續那些不正確的姿勢,這些問題還是會再出現。
我常比喻身體就像電池,透過重量訓練來充飽電,生活中的瑣碎事情,就會一直減少電量。
當電力不足,身體就會開始卡住,疼痛就會找上來。
想對抗這些問題,不外乎就是重量訓練,建立好的呼吸方式,建立好的肌肉發力順序,身體疼痛除了休息,更該提早訓練,減少其他關節併發出現問題。
-史蒂芬教練